2025年,中 国人工智能产业正以年复合增速41.5%的势头狂飙突进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71亿元。然而,猎聘《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》显示,AI技术人才缺口已超500万,整体紧缺指数(TSI)达2.30,技术岗位呈现“一将难求”的严峻态势。
在杭州高新区,一场招聘会中100余家企业抛出2200个AI岗位,机器人工程师、算法工程师等职位需求同比激增超50%。浙江慈溪某传统制造企业为引进AI大模型算法工程师,甚至开出年薪50万元、博士后工作站等优厚条件。头部企业更以“天价薪酬”抢人:小米集团AI大模型工程师年薪最高达120万元,华为同类岗位年薪亦突破百万元。
人才供需失衡的根源在于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的脱节。尽管近五年超40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,2024年该专业在校生仅约4万人,与500万缺口形成巨大鸿沟。更严峻的是,AI岗位对硕博学历要求占比近70%,985/211毕业生超45%,高门槛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。
从具身智能到工业质检,从自动驾驶到医疗诊断,AI技术正重塑千行百业。但若无法突破人才瓶颈,这场智能革命或将陷入“技术等应用”的尴尬境地。破解困局需产学研协同发力:高校加速课程迭代,企业深化产教融合,政府完善人才政策,方能填补这道横亘在产业未来与现实之间的“人才鸿沟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