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《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》,为全球AI治理再添关键注脚。该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履行《人工智能法案》相关义务,标志着欧盟在AI监管领域迈出实质性一步。
指南明确划定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标准:训练计算资源需超过1千万亿亿次浮点运算,且具备生成语言、文本转图像或视频等能力。这一技术门槛将ChatGPT、文心一言等前沿模型纳入监管范畴,凸显欧盟对AI技术影响力的重视。
针对模型提供商,指南提出系统性风险评估义务。例如,若模型可能威胁基本权利、公共安全或可控性,提供商需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缓解措施。以医疗领域为例,若AI模型在诊断中存在系统性偏见,提供商必须通过数据清洗、算法优化等方式消除风险。
此外,指南还强化了版权保护与透明度要求。提供商需公开训练数据摘要、制定版权政策,并在开源模型满足特定条件时豁免部分义务。这一举措既鼓励创新,又防止技术滥用。
随着《人工智能法案》相关条款于2025年8月2日生效,欧盟正以“风险分级+全链条监管”模式,为全球AI治理提供“布鲁塞尔方案”。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,这份指南不仅为AI发展划定“安全红线”,更彰显了欧盟在伦理与创新间寻求平衡的治理智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